漢語字典
[①][chàng]
[《廣韻》丑亮切,去漾,徹。]
“暢1”的繁體字。
(1)通暢;通達(dá)。
(2)舒展;表達(dá)。
(3)舒暢;歡快。
(4)旺盛。
(5)充,充實(shí)。參見“暢月”。
(6)長(zhǎng)。與“短”相對(duì)。參見“暢轂”。
(7)盡情;盡興。
(8)副詞。表示程度。相當(dāng)于“甚”、“極”。
(9)琴曲名。
(10)通“鬯”。郁金香草。亦指用它攙和黑黍釀造的香酒,古代多用以祭祀。
(11)通“觴”。斟酒自飲。
(12)姓。漢有暢曾;唐有暢璀。參閱《通志·氏族五》。
音韻參考
[廣 韻]:丑亮切,去41漾,chàng,宕開三去陽(yáng)徹
[平水韻]:去聲二十三漾
[唐 音]:tjiɑ?ng
[國(guó) 語]:chàng
[粵 語]:coeng3
[閩南語]:thiong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上】【日字部】 暢; 康熙筆畫:14; 頁(yè)碼:頁(yè)498第49【廣韻】【集韻】??丑亮切,音唱。通暢。又達(dá)也。【易·坤卦】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疏】有美在中,必通暢於外。【尙書序】約文申義,敷暢厥旨。 又【禮·月令】命之曰暢月。【註】暢,充也。 又【類篇】長(zhǎng)也。 又琴曲。【風(fēng)俗通】命其曲曰暢。暢者,言其道之美暢。 又姓。【陳留·風(fēng)俗傳】暢氏出齊。唐有暢當(dāng)。 【集韻】通作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