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怍
zuò ?ㄗㄨㄛˋ
◎ 慚愧:漸怍。愧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臉色)改變:“將即席,容毋怍?!?/p>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怍 zuò?
〈動〉
(1) 慚愧 [be ashamed]
怍,慚也。從心,作省聲。——《說文》。按,乍聲。
容無怍。——《禮記·曲禮》
孝子臨尸而不怍。——《禮記·祭義》
靈公心怍焉?!?a href="#">公羊傳·宣公六年》
自憎慚怍?!?a href="#">聊齋志異·促織》
(2) 面色改變 [change complexion]
顏色毋怍。——《管子·弟子職》。注:“謂變其容貌?!?br>
將即席,容毋怍。——《禮記·曲禮》
漢語字典
[①][zuò]
[《廣韻》在各切,入鐸,從。]
亦作“1”。
(1)羞慚。
(2)改變容色。
音韻參考
[廣 韻]:在各切,入19鐸,zuó,宕開一入唐從
[平水韻]:入聲十藥
[國 語]:zuò
[粵 語]:zok6
[閩南語]:chok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上】【心字部】 怍; 康熙筆畫:9; 頁碼:頁379第16【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菊f文】慚也。從心,作省聲?!拘煸弧啃淖鲃右病!菊撜Z】其言之不怍。又【禮·曲禮】容毋怍。【註】顏色變也。又【祭義】孝子臨尸而不怍?!驹]】色不和曰怍。 又或作??!拒髯印と逍繜o所儗??!驹]】謂無疑滯慙怍也?!∮帧炯崱俊绢惼??眆駕切,音鮓,?怍,多姦也?!虬凑滞ǎ扇ヂ?,與??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