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導(dǎo)
dǎo ? ㄉㄠˇ
◎ 見“導(dǎo)”。
漢語字典
[①][dǎo]
[《廣韻》徒到切,去號,定。]
“導(dǎo)1”的繁體字。
(1)引導(dǎo)。
(2)教導(dǎo);勸導(dǎo);誘導(dǎo)。
(3)引申為引誘。
(4)疏浚;疏導(dǎo)。
(5)開發(fā)。
(6)發(fā)源。
(7)指水源。
(8)表達(dá);傳達(dá)。
(9)傳導(dǎo)。
(10)攝養(yǎng)。參見“導(dǎo)引”、“導(dǎo)養(yǎng)”。
(11)引頭發(fā)入冠幘的器具。櫛的一種,常以玉為之,亦作為首飾。
(12)通“”。參見“導(dǎo)官”、“導(dǎo)擇”。
(13)姓。北魏有導(dǎo)龍。
音韻參考
[廣 韻]:徒到切,去37號,dào,效開一去豪定
[平水韻]:去聲二十號
[唐 音]:dhɑ?u
[國 語]:dǎo,dào
[粵 語]:dou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上】【寸字部】 導(dǎo);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296第10〔古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盜?!菊f文】導(dǎo),引也。從寸道聲?!拘煸弧恳源缫病!局苷Z】??人爲(wèi)導(dǎo)。【註】謂敵國賔至爲(wèi)先導(dǎo)也。【孟子】君使人導(dǎo)之出疆。 又治也?!緯び碡暋繉?dǎo)岍及岐,至于荊山。【註】言治山通水也?!∮滞ㄒ病!局苷Z】太子晉曰:川氣之導(dǎo)也,疏爲(wèi)川谷,以導(dǎo)其氣?!∮帧驹鲰崱繂櫟弦?。通作道。【論語】道之以德。又【前漢·文帝紀(jì)】道民之路在務(wù)本?!∮拄?dǎo)。【釋名】簪,兓也,以兓連冠於髮也。導(dǎo),所以導(dǎo)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南齊高祖性儉約,見主衣中有玉導(dǎo),曰:留此是興長敝源。命擊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