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嘎
gā ? ㄍㄚˉ
◎ 〔嘎嘎〕象聲詞,形容鴨子,大雁等的叫聲。
◎ 象聲詞,形容短促而響亮的聲音:汽車(chē)嘎的一聲剎住了。
● 嘎
gǎ ? ㄍㄚˇ
◎ 乖僻,脾氣不好。
◎ 調(diào)(tiáo )皮。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嘎
嘎 gā?
<象>
(1) (形聲。從口,戛( jiá)聲。象聲詞) 形容短促而響亮的聲音 [screech]。如:嘎支;嘎嘎笑聲;鴨叫聲;嘎雜子(蠻不講理的人)
(2) 另見(jiàn) gá;gǎ
詞性變化
◎ 嘎 gǎ?
〈動(dòng)〉
(1) 卡。夾在中間 [check]
似鰾膠粘住口角,似魚(yú)刺嘎了喉嚨。——元· 紀(jì)君祥《趙氏孤兒》。又如:魚(yú)刺嘎了喉嚨
(2) 另見(jiàn) gā;gá
漢語(yǔ)字典
[①][gā]
[《廣韻》古黠切,入黠,見(jiàn)。]
亦作“嘠1”。
象聲詞。形容短促而響亮的聲音。
[②][gá]
見(jiàn)“嘎2嘎”、“嘎2兒”。
[③][gǎ]
亦作“嘠2”。
(1)脾氣壞,乖僻。
(2)調(diào)皮。常含有喜愛(ài)的意味。
(3)卡。夾在中間,不能活動(dòng)。
音韻參考
[廣 韻]:古黠切,入14黠,jia,山開(kāi)二入山見(jiàn)
[平水韻]:入聲八黠
[國(guó) 語(yǔ)]:gā,gǎ
[粵 語(yǔ)]:gaa1gaa4
[閩南語(yǔ)]:khiak8,khiat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嘎; 康熙筆畫(huà):14; 頁(yè)碼:頁(yè)205第15【廣韻】古黠切【集韻】訖黠切,??音戛。【廣韻】嘎嘎,鳥(niǎo)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