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佇
(佇)
zhù ?ㄓㄨˋ
〈動(dòng)〉
◎ 久立。如:“佇立”。《楚辭·離騷》:“結(jié)幽蘭而延佇。”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shū)》:“佇中衢而空軫,巾下澤而莫因?!?br>
◎ 等待。唐·杜甫《壯遊》:“羣兇逆未定,側(cè)佇英俊翔?!?br>
◎ 積聚?!段倪x·孫綽〈遊天臺(tái)山賦〉》:“惠風(fēng)佇芳於陽(yáng)林?!?/p>
漢語(yǔ)字典
[①][zhù]
[《廣韻》直呂切,上語(yǔ),澄。]
亦作“佇1”。
(1)久立。
(2)企盼;期待。
(3)停止;停留。
(4)積聚。
音韻參考
[廣 韻]:直呂切,上8語(yǔ),zhù,遇開(kāi)三上魚(yú)澄
[平水韻]:上聲六語(yǔ)
[唐 音]:djhiu?
[國(guó) 語(yǔ)]:zhù
[粵 語(yǔ)]:cyu5
[閩南語(yǔ)]:th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佇; 康熙筆畫(huà):7; 頁(yè)碼:頁(yè)97第22【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huì)】丈呂切,??音寧?!緺栄拧め屧b】佇,久也。【說(shuō)文】佇,久立也?!驹?shī)·邶風(fēng)】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厩るx騷】結(jié)幽蘭以延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