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威
基本解釋
施展神威。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 高祖 雖能申威于 秦 項 ,而屈于 商山 四皓。”《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于時圣帝,赫然申威。” 晉 潘岳 《西征賦》:“出申威於 河 外,何猛氣之咆勃;入屈節於 廉公 ,若四體之無骨。”
成語(Idiom):申威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以威嚴和權威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主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申威是由動詞“申”和名詞“威”組成的成語。申指表達,威指威嚴。申威的含義是以威嚴和權威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或主張。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辭或舉止莊重而有威嚴,表達意見或主張時令人信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申威常用于形容在正式場合或重要場合中,以莊重而有威嚴的口吻表達意見或主張的人。這個成語適用于各種演講、辯論、會議等場合,尤其適用于需要展示自己權威和說服力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申威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大臣孟嘗君(mèng cháng jūn)曾經在一次會議上,以莊重而有威嚴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使人們對他的觀點深信不疑。從此以后,人們用“申威”來形容以莊重而有威嚴的口吻表達意見或主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會議上,他申威地陳述了自己的觀點,贏得了大家的認同。
2. 這位教授以申威的口吻為我們解釋了這個復雜的問題。
3. 他在辯論中用申威的語氣駁斥了對方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申威”。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以威嚴的姿態申述自己的觀點,給人一種莊重而有威嚴的感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申威”相關的成語,如“申斥”、“申論”等,來擴展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申威地命令我們做作業。
2. 初中生:班長以申威的口吻要求同學們守紀律。
3. 高中生:在班會上,學生代表用申威的語氣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4. 大學生:辯論比賽中,選手們以申威的態度爭論各自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