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狗
基本解釋
(1).白色的狗。《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 ,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龍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三國志·魏志·朱建平傳》:“﹝ 建平 ﹞善相術……謂 應璩 曰:‘君六十二位為常伯,而當有厄,先此一年,獨見一白狗,而旁人不見也。’” 明 陸采 《明珠記·探留》:“白狗蒼鷹,公子王孫來打獵。”
(2).峽名。在 湖北省 秭歸縣 。 唐 杜甫 《獨坐》詩之二:“ 白狗 斜臨北, 黃牛 更在東。” 唐 白居易 《發(fā)白狗峽次黃牛峽登高寺卻望忠州》詩:“ 白狗 次 黃牛 ,灘如竹節(jié)稠。”
(3).見“ 白狗子 ”。
成語(Idiom):白狗(bái gǒu)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ái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沒有功勞卻領受好處,或指得到好處卻不知感恩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狗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是“白色的狗”,但在成語中,它指的是人沒有做出任何貢獻卻享受到好處的情況。這個成語還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得到好處卻不懂得感恩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狗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付出努力卻享受到好處的人,或者用來提醒人們要懂得感恩和回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白狗這個成語的起源,有一個流傳較廣的故事。相傳,古代有個人養(yǎng)了一只白色的狗,這只狗一直以來都沒有為主人做過任何事情,卻總是能夠吃到好的東西。主人看到這個情況感到很奇怪,于是就把這只狗稱為“白狗”。后來,人們就用“白狗”來形容那些沒有為他人做出貢獻卻享受到好處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狗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靠別人的努力才能得到好處,真是個白狗。
2. 這個人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卻沒有表示任何感激之情,真是個白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只白色的狗,表示一個人沒有做出任何貢獻卻享受到好處的情況。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無功受祿”、“不勞而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有做任何作業(yè),卻得到了滿分,真是個白狗。
2. 初中生:他從來沒有參加過集體活動,卻得到了獎品,真是個白狗。
3. 高中生:他沒有為團隊做出任何貢獻,卻得到了同學們的贊揚,真是個白狗。
4. 大學生:他沒有參加過社會實踐,卻得到了很好的工作機會,真是個白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