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茇
成語(Idiom):藁茇(gǎo bā)
發音(Pronunciation):gǎo b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做事草率、不認真負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藁茇是指用稻草和韭菜根做成的飯食。由于稻草不易煮熟,韭菜根味道也不好,所以藁茇是一種粗制濫造、草率敷衍的飯食。因此,成語“藁茇”用來形容做事草率、不認真負責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警示他人的工作態度不端正,或者自嘲自己的工作不夠認真負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藁茇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有個人叫公孫衍,他非常懶散,無所事事。有一天,他的朋友送了他一碗藁茇,希望他能吃點東西,好好工作。但是公孫衍并沒有認真對待這碗藁茇,而是漫不經心地吃了幾口,然后就放下了。后來,人們用“藁茇”來形容做事草率、不認真負責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這個人做事總是藁茇,從來不認真負責。
2. 我們不能藁茇工作,要對每一項任務都盡心盡力。
3. 這個項目需要認真對待,不能草率敷衍,否則會出大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藁茇”想象成一碗粗制濫造的飯食,用來形容做事草率、不認真負責的態度。可以通過想象自己或他人在吃這碗不好吃的藁茇時的表情和態度,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工作態度相關的成語,如“敷衍塞責”、“馬虎不得”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的作業總是藁茇,從來不認真寫。
2. 初中生(14歲):我們不能藁茇考試,要好好準備每一科目。
3. 高中生(17歲):他這個人做事總是藁茇,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