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言
基本解釋
謂兇人之言,兇邪之說。《墨子·非命上》:“為父則不慈,為子則不孝,為兄則不良,為弟則不弟;而強執此者,此特兇言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 漢 焦贛 《易林·賁之睽》:“君子在朝,兇言去消。”
成語(Idiom):兇言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惡言惡語,兇惡的話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言是指言辭兇惡、惡劣的話語。它通常用來形容人說話刻薄、惡劣,傷人自尊心或引發爭吵的行為。兇言的使用常常會導致人陷入爭吵、沖突或矛盾之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言可用于形容人之間的爭吵、沖突或言語攻擊的情景。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于言辭惡劣、傷人自尊心的不滿,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不要輕易使用惡劣的話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言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五十六·劉敬列傳》中。故事講述了劉敬在為劉邦治理國家時,善于言辭,但常常用尖刻的話語來諷刺他人,引起了很多爭議和不滿。因此,人們將這種惡劣的話語稱為兇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說些兇言刻薄的話,讓人很難接受。
2. 別再說兇言了,那樣只會傷害別人的感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兇”字與“惡劣的話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例如,想象一個人說惡劣的話時,他的臉上露出兇狠的表情,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辭有關的成語,如“惡語傷人”、“口若懸河”等,來擴展對言辭表達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對我說了很多兇言,讓我很傷心。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個同學經常說兇言,導致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流。
3. 高中生:在網絡上,有些人會使用兇言攻擊他人,這是不可取的行為。
4. 大學生:我們應該避免使用兇言,而要用友善的語言來交流和表達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