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臬
成語(Idiom):矩臬(jǔ niè)
發音(Pronunciation):jǔ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矩臬指的是一個準則或標準,用來衡量事物的好壞或對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矩臬的本義是指用矩尺來測量和劃定直線,引申為衡量事物的標準和準則。成語矩臬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或言論符合道德規范或符合公正的標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矩臬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言行正直,符合道德規范,不偏離公正的標準。可以用來表揚一個人的品德高尚,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言行不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矩臬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故事中,賈生是屈原的朋友,他在屈原被貶謫時一直陪伴在他身邊。后來,賈生被人陷害,被判處死刑。賈生的父親向屈原求情,希望他能幫助賈生。屈原雖然非常痛苦,但他堅守道義,沒有為了私情而違背法律。他說:“矩臬之內,吾無所忍。”意思是他不能為了私情而違背法律的準則。這個故事成為了矩臬這個成語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矩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事作風一直是矩臬的,從不偏離道德底線。
2. 這個老師的教育觀念矩臬,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矩臬”這個成語與“矩尺”聯想起來,矩尺是用來測量和劃定直線的工具,而矩臬則是用來衡量事物的標準和準則。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古代文學作品,如《史記》等,了解更多關于矩臬的故事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教我們要做一個矩臬的人,不做壞事。
2. 初中生:我覺得一個好的領導應該是矩臬的,不能偏袒任何人。
3. 高中生:在考試中,我們要遵守考試紀律,做到矩臬,不作弊。
4. 大學生:社會上需要更多矩臬的人,能夠堅守道德底線,不受誘惑。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遵守職業道德,做到矩臬,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