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侯
基本解釋
古指邦國之君。亦借指地方長官。 漢 揚雄 《司空箴》:“綱以羣牧,綴以方侯。”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一表》:“古之方侯獲其厚祿,養敢死之士,以備寇患。” 元 范梈 《贈方永叔往教重慶路》詩:“方侯天機深,大雅託遺音。”
成語(Idiom):方侯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地位或職位高,有權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侯是由“方”和“侯”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方”意為方正、正直,“侯”指高位、官職。方侯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地位或職位高,有權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侯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地位上很高,擁有很大的權威和影響力。可以用于贊美有才干、有能力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權力顯赫、地位尊貴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侯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中國。相傳,在古代的國家中,侯爵是一種高級貴族地位,代表著極高的社會地位和榮譽。而方侯則是指那些在地位上更高、更有權勢的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在社會地位上很高,擁有很大權力和影響力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侯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方”是形容詞,表示方正、正直,“侯”是名詞,表示高位、官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里是個方侯,決策權都掌握在他手里。
2. 這位科學家在學術界可謂是方侯一般的存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方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個方形的高臺上,表示他的地位高、權勢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的官制和貴族制度,以及相關的成語和典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個方侯,他在公司里是個經理。
2. 初中生:他的成績一直很好,將來一定能成為方侯一樣的人物。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是個方侯,學生會的決策都要經過他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