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貝
基本解釋
◎ 分貝 fēnbèi
(1) [decibel]
(2) [電信](1)∶表示兩種電或聲功率之比的一種單位,它等于功率比的常用對數的10倍——縮寫為dB(2)∶表示兩種電壓或電流值或類似聲量(如聲壓或質點速度)之比的一種單位,等于電壓或電流比的常用對數的20倍,如果兩種電壓或電流是在相同電阻上測得的話
(3) 一種測量聲音的相對響度的單位,大約等于人耳通常可覺察響度差別的最小值;人耳對響度差別能察覺的范圍,大約包括以最微弱的可聞聲為1而開始的標度上的130分貝
英文翻譯
1.{物} decibel (db) (聲強單位)
詳細解釋
計量聲音強度或電功率相對大小的單位。分貝數值等于音強或功率比值的常用對數乘以十。當選定一個基準音強或功率時,分貝數也表示音強或功率的絕對大小。
成語(Idiom):分貝
發音(Pronunciation):fēn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分貝是用來衡量聲音強度的單位,表示聲音的大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分貝是根據聲音的強度和人耳對聲音的感知能力而定義的。分貝的數值越大,聲音越大;數值越小,聲音越小。分貝是一個相對單位,通常用來衡量聲音的強度、音量和噪音水平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分貝常常用于測量噪音、音樂音量、聲音系統等領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分貝來形容聲音的大小,例如:安靜的圖書館里的聲音可能只有30分貝,而搖滾音樂會的聲音可能高達100分貝以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分貝一詞是根據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姓氏命名的。貝爾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發明了電話。為了衡量電話的聲音強度,他提出了分貝作為單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分貝是一個名詞,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音響的音量超過了80分貝,非常吵鬧。
2. 在工廠里工作的人們需要戴上耳塞,以保護耳朵免受高分貝的噪音侵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分貝與聲音的大小聯系起來記憶。分貝數值越大,聲音越大,反之亦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關于聲音、聲音強度的知識,了解如何正確使用分貝計量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音樂老師告訴我們,大聲唱歌會超過80分貝,要注意保護嗓子。
2. 初中生:在音樂會上,樂隊的音量超過了100分貝,讓人興奮不已。
3. 高中生:為了避免噪音干擾學習,我們圖書館規定最高只能達到50分貝的音量。
4. 大學生:在實驗室里,我們需要佩戴耳塞,因為實驗儀器發出的聲音超過了90分貝。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分貝”這個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