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功
基本解釋
邀功。 清 陳天華 《猛回頭》:“那人家的子孫,若是有一半倒要幫這個強盜,把自己的親兄弟殺害了,到那強盜處討功,這還算得一個人呢?”《文匯月刊》1984年第9期:“另一位青年飛步去接,(鴨蛋)剛好滾在他的手里,他嘻笑著向胖子討功。”
成語(Idiom):討功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努力爭取得到應有的功勞或獎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功是指為了爭取得到自己應有的功勞或獎勵而努力奮斗的行為。這個成語強調了個人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爭取應有的回報,而不是依賴他人的幫助或偶然的機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隊在工作、學習或競爭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表現來爭取應有的認可和獎勵的情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不依賴他人,只靠自己的能力去爭取成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公子列傳》中記載了討功的故事。故事中,魏公子韓非子在魏國被流放時,曾經在戰場上立下了許多功勛。然而,當他回到魏國后,由于政治斗爭和嫉妒,他的功勞被他人所侵吞。韓非子為了爭取自己應有的功勞,不斷努力奮斗,最終得到了自己應得的回報。這個故事成為了“討功”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討”表示爭取,賓語“功”表示功勞或獎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討功,最終得到了晉升的機會。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很勤奮,每個人都在討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獎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討功”記憶為“通過努力爭取自己的功勞”。可以想象自己在工作或學習中,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爭取應有的回報和認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功成名就”、“功虧一簣”等,了解更多與“討功”相關的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中討功。
2. 初中生:為了爭取學校的獎學金,我每天都在努力學習,希望能討功成功。
3. 高中生:考上理想的大學是我討功的目標,我會盡全力努力實現它。
4. 大學生:我在實習期間努力工作,希望能夠討功,得到公司的認可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