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問
基本解釋
謂品學。 宋 蘇舜欽 《上孫沖諫議書》:“閣下宇量拂世,業問追古,放言遣懷,剖昏出明,鋭然欲掌引大物,以曉聾眾而起前弊。”
成語(Idiom):業問
發音(Pronunciation):yè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工作勤奮、努力探索、不斷追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業問是由“業”和“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業”指職業、工作,表示從事某種工作或職業;“問”指詢問、追問,表示對問題的不斷追問和探索。業問一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工作中勤奮努力、不斷追問問題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業問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勤奮努力、積極探索問題的態度和行為。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在學習上的努力,或者員工在工作中的專注和追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業問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當時,齊國的國君僖公問他的宰相管仲:“吾聞君子不茍言笑,慎始而敬終,諸侯之事,何如?”管仲回答說:“君子業問而已矣。”這個故事中,管仲用“業問”來表示君子在工作中應該勤奮努力、不斷追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業問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業”和動賓短語“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著業問的態度,勤奮努力,不斷追問問題。
2. 這個學生在學習上非常用功,總是業問不輟,從不放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業問”與“勤奮努力、積極探索”這些含義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工作中勤奮努力、不斷追問問題的場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工作、學習、勤奮努力相關的成語,如“勤能補拙”、“鍥而不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業問一樣,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2. 初中生:他在課堂上總是積極回答問題,展現出了業問的精神。
3. 高中生:我希望通過業問的態度,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應該保持業問的心態,不斷追問問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