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口
基本解釋
[釋義]
(動)否認原來的話。
[構成]
偏正式:反(口
[例句]
不可反口。(作謂語)
詳細解釋
◎ 反口 fǎnkǒu
[correct oneself] 推翻原來說的話;反悔
來回反口
(1).猶回嘴。《中國歌謠資料·張家口民謠三》:“你罵我,不反口;你打我,不還手。”
(2).猶反悔。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二:“我若反口,五雷擊頂。”
成語(Idiom):反口
發音(Pronunciation):fǎn k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改變口述或態度,與之前相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反口是由“反”和“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改變口述或態度,與之前相反。常用于形容某人在言語、行動或立場上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反口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包括個人生活、工作、政治、學術等領域。例如,當一個人之前表示支持某個觀點,而后又改變主意,表示反對,可以用“反口”來形容這種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反口成語的具體起源并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是,根據中國古代文獻和歷史記載,可以推測這個成語的起源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不一致有關。當一個人在言語或行動上發生了轉變時,人們常常會用“反口”來形容這種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反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原本表示支持這項計劃,但后來他卻反口了。
2. 她之前一直對這個問題持反對意見,但最近她又反口了。
3. 這位政治家經常反口,很難預測他的真實立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反口這個成語可以用以下方法:
1. 關聯聯想:將“反口”與改變方向的動作關聯起來,例如,想象一個人在說話時突然轉過頭來,改變了之前的方向,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2. 創造故事:編寫一個簡短的故事,其中包含反口這個成語,以幫助記憶。例如,故事可以是一個人在一次辯論中支持某個觀點,但在下一次辯論中突然改變立場,這樣的故事可以幫助記憶“反口”這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反口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以擴展你的詞匯量。例如,“反目成仇”、“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原本說要幫助我,但他反口了。
2. 初中生(13-15歲):她之前一直贊同這個計劃,但最后她反口了。
3. 高中生(16-18歲):在辯論賽中,他先是支持某個觀點,但后來他又反口了。
4. 大學生(19-22歲):政治家經常反口,這讓人很難相信他們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