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宥
基本解釋
(1).猶大赦。《魏書·任城王傳》:“自 世宗 景駕,大宥三行,所以蕩除故意,與物更始。”
(2).泛指赦免。 明 宋濂 《持敬齋銘》:“ 大年 頃詿於吏議,繼蒙大宥……追思舊愆,未嘗不惕然惴惴。”
成語(Idiom):大宥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寬大寬恕,寬容大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宥是指寬恕、寬容對待他人的行為。宥字表示寬恕、寬容,大字表示程度之深。這個成語強調了寬大寬恕的態度,表示對他人的錯誤或過失寬容,不計較小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宥常用于描述寬容大度的態度和行為。可以用于表達對他人的錯誤或過失寬容,不計較小節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對他人的錯誤或過失不計較,心胸寬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一則寓言故事:楚王問范蠡:“以王之威,為何不讓曹沫與封常清?”范蠡回答說:“大宥而不讓,方能得人心。”這個故事中,范蠡以“大宥而不讓”來表達寬容大度的態度,以此來贏得人們的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錯誤總是大宥一番,非常寬容。
2. 領導對員工的小過失都大宥了,大家都感到很欣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宥”拆分成兩個部分,“大”表示程度之深,“宥”表示寬恕、寬容。可以通過聯想,將“大宥”與寬容大度的態度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寬容、寬大相關的成語,如“寬以待人”、“寬宏大量”等,可以幫助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同學們的錯誤都大宥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2. 初中生:父母對我的過失都大宥了,我會更努力改正錯誤。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考試失誤都大宥了,我們要珍惜這次機會。
4. 大學生:社會對年輕人的錯誤也應該大宥,給他們成長的空間。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