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槎
成語(Idiom):枯槎(kū chá)
發音(Pronunciation):kū c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水浸泡過久的木頭,因干燥而變得枯朽脆弱。比喻人體衰老或事物衰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槎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枯指木頭干燥、失去水分,槎指木頭或船。將枯木槎船的形象引申為人體衰老或事物衰敗的象征。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人或事物經過時間的洗禮,變得脆弱、不堪一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衰老、力量的衰退,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逐漸衰敗,如道路、建筑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劉敬傳》中有一則故事。劉敬是漢朝時期的一位學者,他非常聰明而且勤奮,但年老后身體逐漸衰弱。有一天,他看到一塊木頭被水浸泡過久,變得枯朽脆弱。劉敬看到這塊木頭,感慨萬分,用它來形容自己的衰老和力量的衰退,創造了成語“枯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年過古稀,身體越來越枯槎,走路都有些蹣跚。
2. 這條老路已經修了很多年,現在已經是一條枯槎不堪的道路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枯槎”聯想為一塊干燥、脆弱的木頭,或者想象一個老人站在一條破舊的木橋上,象征著年老體衰??梢酝ㄟ^這些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衰老、衰敗相關的成語,如“朽木不可雕”、“殘花敗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爺爺的腿腳不好了,走起路來有點枯槎。
2. 初中生:這座城市的老舊建筑已經變得枯槎不堪,需要進行修繕。
3. 高中生:經過多年的訓練,他的體力逐漸枯槎,無法再達到以前的水平。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經營不善,業績已經枯槎,亟待改變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