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
基本解釋
古代道家用語。謂大到極點而囊括一切。《莊子·天下》:“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無外,謂之大也;入於無間,謂之小也;雖復大小異名,理歸無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氣。《禮記·禮運》:“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 孔穎達 疏:“必本於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
(2).指原始樸素狀態。《荀子·禮論》:“故至備,情文俱盡;其次,情文代勝;其下,復情以歸大一也。” 楊倞 注:“雖無文飾,但復情以歸素質,是亦禮也。”
(3).指太古時代。《荀子·禮論》:“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大一,夫是之謂大隆。” 楊倞 注:“大一謂太古時也。”
(4).指天。《莊子·徐無鬼》:“大一通之,大陰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陽數。大一,天也,能通生萬物,故曰通。”
成語(Idiom):大一
發音(Pronunciation):dà y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齡或資歷較小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一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年齡或資歷較小。它通常用來形容在某個領域或行業中經驗不豐富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剛剛開始某項工作或活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一可以用在各種場合,如工作、學習、運動等。比如,在職場上,大一的員工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導和培訓;在學校里,大一的學生可能需要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科知識;在體育比賽中,大一的選手可能需要更多的鍛煉和經驗積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年輕人與一個老人的對話。年輕人問老人:“您看我是大一呢,還是大二呢?”老人回答說:“你是大一。”意思是年輕人還年輕,不宜妄自尊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數字,表示年齡或資歷較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正在招聘大一的員工,他們愿意培養年輕人。
2. 我在大學時是大一學生,對專業知識還不太熟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一”與大學的新生階段聯系起來,新生通常是大學的大一學生,他們在新的環境中需要適應和學習,與大一的含義相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初出茅廬”、“生手”等,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大一”的意思。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是一年級的學生,我還是大一呢!
初中生:我是初一的學生,我還是大一呢!
高中生:我是高一的學生,我還是大一呢!
大學生:我是大一的學生,我還是大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