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府
成語(Idiom):圜府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廣大,能容納眾多人才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圜府原指古代官署中的一個地方,是接待來訪者和處理事務的地方。后來,這個詞語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或者一個人的心胸廣大,能夠容納和接納眾多人才和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組織、機構或個人有著廣泛的人脈和寬容的心胸,能夠包容各種不同的觀點和才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朝的一個宰相,名叫姚崇。姚崇擔任宰相期間,非常重視人才的選拔和使用。他在任用官員時,不問出身和背景,只看才干和能力。他的辦公場所被形容為一個“圜府”,因為他心胸廣大,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人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漢字組成,前一個字是“圜”,后一個字是“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的領導團隊非常圜府,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和才能。
2. 他的朋友圈非常圜府,結識了很多有才華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圜府”與“寬容”、“廣大”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姚崇宰相的故事,以及其他與寬容、包容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容人之量”、“涵養”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老師非常圜府,總是鼓勵我們發表自己的意見。
2. 初中生:我們學校的校長很圜府,他能夠理解和支持學生們的各種興趣愛好。
3. 高中生:作為一個學生會的成員,我覺得我們團隊的合作精神很圜府,能夠容納不同的意見和建議。
4. 大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工作在一個圜府的企業,這樣我就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才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