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愧
成語(Idiom):追愧
發音(Pronunciation):zhuī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追究自己的過錯或錯誤,感到內疚和羞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追愧是由動詞“追”和名詞“愧”組成的成語。追指的是追究、追查,愧指的是內疚和羞愧的情感。追愧表示自己對自己的過錯或錯誤感到內疚和羞愧,愿意承擔責任并主動追究自己的過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追愧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犯錯后,能夠勇于承認錯誤并自我反省,表現出內疚和羞愧的態度。這個成語常用于道歉、反思和自責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王莽在位期間,國家內外發生了許多問題,他執政不當,導致社會動蕩。當時有一個官員名叫馬援,他在王莽失去權力后,主動請罪并自愿接受處罰。這個故事表達了馬援追究自己的過錯并感到內疚和羞愧的精神,后來演變成了成語“追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自己的錯誤,他毫不猶豫地追愧并主動承擔責任。
2. 她追愧自己沒有好好照顧老人,決心要更加關心他們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追愧”聯想為一個人在追趕自己的過錯,并感到內疚和羞愧的情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追本溯源”、“自愧不如”等,了解更多有關追究錯誤和自我反省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作弊了,感到非常追愧。
2. 初中生:我對朋友說了一些傷人的話,現在追愧地向他道歉。
3. 高中生:我沒有好好學習,對不起父母,感到追愧不已。
4. 大學生: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現在追愧地面對自己的過錯,并努力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