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膚
成語(Idiom):青膚(qīng fū)
發音(Pronunciation):qīng f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膚色蒼白,臉色不好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青膚”形容人的臉色蒼白,沒有血色,通常是由于疾病、虛弱或恐懼等原因造成的。這個成語的本義是指人的膚色蒼白,臉色不好看,后來引申為形容人的狀態不好或者情緒低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身體不好或情緒低落的人。可以用來形容病人、受到驚嚇或心情不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青膚”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史書記載,在戰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悼公曾經生病,臉色蒼白,沒有血色,因此被稱為“青膚”。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人的臉色蒼白,沒有血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青膚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青”和“膚”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病后整個人都青膚了。
2. 她聽到壞消息后,臉色青膚,眼神無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青膚”與蒼白、無血色的臉色聯系起來,形成形象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臉色蒼白,沒有血色,就像是青色的膚色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情緒和身體狀態相關的成語,如“面如土色”、“病怏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她生病了,臉色青膚,看起來很可憐。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前他緊張得青膚一片,一點兒血色都沒有。
3. 高中生(16-18歲):他聽到家里出事的消息后,整個人都青膚了,心情很沮喪。
4. 大學生及以上:他的工作壓力很大,經常熬夜,臉色青膚,看起來很疲憊。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