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削
基本解釋
猶白刃。《三國志·吳志·甘寧傳》:“ 寧 引白削置膝上,呵謂之曰:‘卿見知於至尊,孰與 甘寧 ? 甘寧 尚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 清 吳偉業 《客談云間帥坐中事》詩:“青尊有恨攀他手,白削無情笑者頭。”
成語(Idiom):白削(bái xuē)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x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瘦得皮包骨頭,非常消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削是一個形容詞成語,用來形容人非常消瘦,皮包骨頭的樣子。削,指的是將物體切割成薄片,這里用來形容人的體重非常輕,幾乎沒有多余的脂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削常用于形容人非常瘦弱、消瘦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身體虛弱的人、饑餓的人、病弱的人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故事講述了項羽在楚漢戰爭中被劉邦圍困,饑餓到了極點。項羽的部下建議他吃掉自己的部分肉來充饑,但項羽卻說:“白削之骨,不可磨也。”意思是說瘦得連骨頭都快露出來了,再瘦下去就沒法再磨削了。從此,白削就成為了形容人非常消瘦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病后瘦得白削,簡直認不出來了。
2. 這位藝術家為了追求完美,常年忙碌而瘦得白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削”與瘦削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瘦得皮包骨頭,非常消瘦的樣子。這樣的形象會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白削”相關的成語,如“骨瘦如柴”、“皮包骨頭”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些與健康、飲食、營養等相關的詞語和知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白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生病后瘦得白削,同學們都很擔心她。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為了比賽減肥,訓練期間瘦得白削。
3. 高中生:考試前幾天,他為了復習熬夜,瘦得白削,一點精神都沒有了。
4. 大學生:這個寒假,他在家學習編程,結果瘦得白削,連朋友都認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