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
基本解釋
謂看到事物的一些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語本《韓非子.說林上》:"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近義詞
詳細解釋
謂看到事物的一些苗頭,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語本《韓非子·說林上》:“圣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漢 班固 《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獨見前聞,不惑於事,見微知著者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準今,見微知著。”
成語(Idiom):見微知著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wēi zhī z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觀察微小的細節,就能夠推斷出整個事物的本質或趨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見微知著是一個揭示人們在觀察事物時應該注重細節的成語。它強調了細節的重要性,認為通過觀察微小的細節,就能夠推斷出整個事物的本質或趨勢。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只有細心觀察,才能夠全面了解事物的真相。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見微知著常常用于形容人們通過觀察細節來推斷事物的情況。它可以用于討論分析問題、推理推斷、判斷事物發展趨勢等方面。例如,當你在觀察一個人的行為時,你可以運用這個成語來表示你通過觀察他的細微舉止,來推斷他的真實意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路》中有這樣一段話:“子路問事。子曰:‘見其曲,未曾見其喪。見其紅,未曾見其白。’”這段話表達了孔子對于觀察事物細節的重視。后來,這個成語就從這段話中演變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見微知著由四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眼神和表情,你可以見微知著他的內心感受。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善于見微知著,從細節中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見微知著記憶為“通過觀察微小的細節,就能夠知道整個事物的真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觀察、推斷相關的成語,例如“觸類旁通”、“一知半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通過觀察螞蟻的行動,見微知著它們正在找食物。
2. 初中生:老師的眼神告訴我,她對我的表現不滿意,我要引起注意了。
3. 高中生:通過觀察歷史的細節,我們可以見微知著歷史的發展規律。
4. 大學生:在研究項目中,我們通過觀察實驗數據,見微知著實驗的結果。
5. 成年人: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我們可以見微知著他們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