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格
成語(Idiom):骨格(gǔ gé)
發音(Pronunciation):gǔ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的基本結構或骨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骨格”用來形容事物的基本結構或骨架,是指事物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它強調了事物的基本組成部分對整體的重要性和影響。在描述人的品質或性格時,也可以用“骨格”來形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事物的基本結構或骨架,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性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骨格”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十一年》中,原文是:“故骨肉之親,不可以廢也。”這句話意思是說親戚之間的關系是不能廢棄的,就像人的骨骼一樣,是支撐人體的基本結構。后來,人們將“骨肉之親”中的“骨肉”改成了“骨格”,用來形容事物的基本結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的骨格已經建立好了,現在只需要補充一些細節。
2. 他的文章語言簡練,條理清晰,骨格分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骨格”與人體的骨骼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人體的骨骼是人體的基本結構,而成語“骨格”也表示事物的基本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事物結構相關的成語,如“骨氣”、“骨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的骨格是什么?
2. 初中生:一篇好文章應該有清晰的骨格。
3. 高中生:了解一個事物的骨格對于深入研究它是很重要的。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骨格已經確定下來了,現在需要進一步完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