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
成語(Idiom):汲冢(jí zhǒng)
發音(Pronunciation):jí zh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汲冢是一個古代典故,指的是向陷于困境或危險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汲冢的字面意思是“汲取墳墓中的水”,在古代的中國,人們相信墳墓中的水有神奇的功效。這個成語的意義是指在別人陷入困境或危險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汲冢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在別人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擺脫困境的行為。可以用在贊揚他人樂于助人、善良寬厚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汲冢的故事。故事中,晉國的國君曾經下令削減官員的俸祿,導致官員們生活困難。有一個官員名叫汲黯,他看到同僚們的困境后,主動削減自己的俸祿,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他的行為被人們稱為汲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汲冢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汲”(jí)表示汲取,第二個字“冢”(zhǒng)表示墳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真是個汲冢之人。
2. 面對朋友的困境,我們應該學會汲冢,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汲冢”相似的詞語或形象進行聯想記憶。比如,可以想象自己汲取墳墓中的水來幫助別人的場景,或者將“汲冢”與“幫助”、“伸出援助之手”等詞語進行聯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助人為樂、樂于助人相關的成語,如“懸壺濟世”、“扶危濟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我想成為一個汲冢之人。
2. 初中生:在我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成為他的汲冢。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要時刻關心同學們的困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成為他們的汲冢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