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淅淅瀝瀝
發音(Pronunciation):xī xī lì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細小的聲音或細密的雨點等連續不斷地落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淅淅瀝瀝一詞形容聲音或雨點等連續不斷地落下,通常用于形容細小而連續的聲音或物體的落下。這個成語的語氣較為柔和,常用來形容細雨、細語、細微的聲音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淅淅瀝瀝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雨聲、細語、細碎的聲音等。比如,可以用于描述細雨綿綿、細語低語、小雨滴的聲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說林訓》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鳥在樹上啄食,掉下了一顆米粒,發出了淅淅瀝瀝的聲音。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細小的聲音或物體的連續落下,后來成為了成語“淅淅瀝瀝”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副詞+副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雨點淅淅瀝瀝地落在窗戶上,映襯出一片凄涼的景象。
2. 她輕聲細語,淅淅瀝瀝地講述著自己的心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淅淅瀝瀝”與細小的聲音或物體的連續落下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雨點細密地落在窗戶上,或者想象有人輕聲細語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形容細小聲音的成語,如細聲細氣、細水長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今天下午的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整個下午。
2. 初中生(13-15歲):她輕輕地對我說了一句話,淅淅瀝瀝的聲音充滿了溫暖。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話語細語細氣,淅淅瀝瀝地傳入我的耳朵,讓我有些心煩意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