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心
基本解釋
(1).圣人的心懷。亦專用于 孔子 。《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后漢書·韋彪傳》:“其二千石視事雖久,而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賞,勿妄遷徙,惟留圣心。” 清 龔煒 《巢林筆談》卷三:“夫子詔四子言志,原在酬知。春風 沂水 ,卻是所問非所對,而一片化機流溢,不覺深契圣心,喟然嘆與。”
(2).帝王的心意。《三國志·魏志·楊阜傳》:“然今之小人,好説 秦 漢 之奢靡,以盪圣心。”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良辰感圣心,云旗興暮節。” 唐 杜甫 《北征》詩:“圣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 明 宋濂 《進<元史>表》:“此皆天語之丁寧,愈見圣心之廣大。”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各省起義·四川起義清方檔案》:“庶趁此機勢,邊陲肅安,大局早靖一日,圣心早寬一日。”
成語(Idiom):圣心(shèng xīn)
發音(Pronunciation):shèng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純潔、善良、無私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圣心形容一個人的內心真誠無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純潔的心靈。這個成語源自基督教的概念,表示一個人的心靈被上帝充滿,具有神圣的力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內心純潔無私的狀態。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高尚品德的贊美,也可以用來要求自己保持純潔的心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圣經》,在基督教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圣經中提到,上帝會將祂的圣靈注入人的心中,使人的心變得純潔和善良。因此,圣心成為了基督教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后來也被引申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內心純潔無私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圣心使得他能夠寬恕別人的過錯。
2. 她的圣心讓她總是樂于助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圣心”與“純潔無私”聯系起來,想象一個純凈的心臟,代表一個人內心的純潔和善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基督教有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圣心在基督教中的具體含義和相關的教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有圣心的孩子,總是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
2.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保持圣心,不欺負同學。
3. 初中生:他的圣心使他能夠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被外界的誘惑所動搖。
4. 高中生:這個社會需要更多有圣心的人,來關心弱勢群體。
5. 大學生:大家應該懷著圣心去追求真理,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