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污
成語(Idiom):損污
發音(Pronunciation):sǔn w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玷污、敗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損,破壞、傷害;污,污穢、臟亂。損污表示對人或事物進行破壞、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敗壞或對事物的破壞、污染。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損污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東門之湯》中,原文為“王曰:污余以南山,言采其薪。”意為“國王說:你們去南山污染采集柴火。”由此可見,“損污”一詞最初是指對環境的污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損”和“污”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損污了整個團隊的聲譽。
2. 這種不良行為嚴重損污了社會的道德風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損污”與“損物”和“污物”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故意破壞和污染物品的場景,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損人利己”、“污名昭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不良行為損污了班級的形象。
2. 初中生:那個學生的作弊行為損污了考試的公平性。
3. 高中生:環境污染嚴重損污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4. 大學生:違法行為會損污個人的信用記錄。
5. 成年人:我們應該共同努力,避免對自然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損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