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ú róng shēn zhī dì ㄨˊ ㄖㄨㄙˊ ㄕㄣ ㄓㄧ ㄉㄧˋ無容身之地(無容身之地)
(1).謂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二八回:“ 云 幾番欲來相投,只恐 袁紹 見怪。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 曲波 《林海雪原》二九:“現(xiàn)在我們要深入虎穴,毀掉虎穴,讓匪徒無容身之地。”
(2).謂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讀書人全要養(yǎng)其廉恥,他沒奈何來謝我,我若再認這話,他就無容身之地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無容身之地
成語(Idiom):無容身之地
發(fā)音(Pronunciation):wú róng shēn zhī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容身之處,無處可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沒有地方容納或接納,無法找到安身之處。形容處境困難,無法逃避或解決困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陷入困境、無法脫身的情況,也可用于描述某個地方或環(huán)境沒有容身之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中有句話:“大澤之水,天下之東流也。何以獲之?其無源也。何以濟之?其無舟楫也。何以載之?其無所容也。”這句話意味著東流的大澤之水沒有源頭,沒有船只可以渡過,沒有地方可以容納。后來,人們將“無源”和“無舟楫”合并成“無容身之地”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沒有容身之處的困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的+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感到無容身之地。
2. 這個公司倒閉了,員工們都失去了工作,無容身之地。
3. 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陷入了無容身之地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容身之地”拆分成“無容身+之地”,將“無容身”理解為沒有容身之處,再結合“之地”表示地方或處所。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無處可逃”、“寸步難行”等,來拓展對困境和無法脫身情況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歲):我迷路了,找不到家,感覺好像無容身之地。
2. 初中生(14歲):考試作弊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我在學校里無容身之地。
3. 高中生(17歲):我被同學們排擠,感覺在班級里無容身之地。
4. 大學生(20歲):我在找實習機會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感覺自己在就業(yè)市場上無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