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厘
成語(Idiom):延厘
發音(Pronunciation):yán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或問題拖延、推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延厘是由“延”和“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延指拖延、推遲,厘指極小的單位。合起來表示事情被拖延或推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個事情或問題沒有及時解決,而被拖延或推遲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或諷刺某人的拖延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延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則寓言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位官員因為不善于處理事務,經常將事情拖延到最后一刻才處理。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份緊急的公文,但他仍然拖延不處理。最后,他被迫用厘這個極小的單位來計算時間,以顯示他的處理速度之慢。這個故事流傳下來后,人們用“延厘”來形容事情被拖延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延厘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延”和“厘”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在延厘處理這個問題,導致耽誤了整個項目的進度。
2. 不要再延厘了,我們必須盡快解決這個緊急的情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延厘”與“拖延”這個詞聯系起來來記憶。延厘的發音與拖延的發音相似,而且它的基本含義也是指拖延、推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三心二意”、“一日千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總是喜歡延厘做作業,所以經常交不上時間。
初中生: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我不能再延厘了,要按時完成。
高中生:考試就要到了,我不能再延厘了,要開始復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