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遺類
基本解釋
不留一人?!?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高祖本紀》:“ 項羽 嘗攻 襄城 , 襄城 無遺類,皆阬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贗書》:“﹝ 孫富平 ﹞云:‘此曹為謀,險毒至此,非盡芟之無遺類,禍不止也?!眳⒁姟?無噍類 ”。
成語(Idiom):無遺類(wú yí lèi)
發音(Pronunciation):wú yí l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沒有一種遺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沒有一種漏掉或遺忘的,形容非常全面、詳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做事認真、周到,一絲不茍,毫無遺漏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無遺類一詞出自南朝宋梁時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故事中,有一位叫孫銳的人,他與人交談時,總是能夠全面地了解對方的情況,不會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因此,人們常用“無遺類”來形容他的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無遺類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無”表示沒有,表示否定;“遺”表示遺漏;“類”表示種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工作非常認真,每一項任務都做得無遺類。
2. 這位教師備課非常仔細,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得無遺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無遺類”與“無一遺漏”相聯想,表示沒有漏掉任何一個細節,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無遺類”相似的成語,如“無懈可擊”、“毫無保留”等,進一步豐富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寫作文時,會仔細檢查每一個字,確保沒有一處錯誤,做到了無遺類。
2. 初中生:在學習歷史時,我會查閱各種資料,以便了解每個歷史事件的細節,力求做到無遺類。
3. 高中生:為了準備考試,我會仔細復習每一個知識點,確保沒有任何一個遺漏,做到了無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