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順
成語(Idiom):奉順(fèng shùn)
發音(Pronunciation):fèng sh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順從,遵守,恭敬地依從或聽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奉順是指對上級或長輩的命令、意見、規定等恭敬地依從或聽從。表示對權威的尊重和敬意,表達了順從、服從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奉順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對上級或長輩的尊重和順從,常見于工作、學習和家庭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員工對領導的聽從,子女對父母的順從,學生對老師的尊重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奉順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41年,魯國大夫子產將要離開魯國,他向公子糾(魯國的王子)建議說:“君子不得已而事君,君有過而改之,臣不得已而事君,君有過而奉之。”這段話意味著,作為臣子,只有在君主有過失時才能提出建議,而君主如果認識到錯誤并改正,臣子應該奉行君主的決定。這段話后來被引申為奉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奉順”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奉”表示恭敬地遵從,順從,“順”表示遵守,聽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父母的意見總是能夠奉順地接受。
2. 在公司里,他一直以奉順為人處事的原則。
3. 學生們都很奉順地聽從老師的指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奉順這個成語:
將“奉”字與“尊”字聯想在一起,表示對上級或長輩的尊重;
將“順”字與“聽”字聯想在一起,表示聽從、遵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關于中國成語的用法和意義,可以參考《成語大辭典》等相關書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會奉順老師的要求,好好努力學習。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奉順學校的規定,做到守紀律、尊重師長。
高中生:在家庭中,子女應該奉順父母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決定。
大學生:作為社會新秀,我們要奉順社會的規則,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