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瀆
基本解釋
出水溝。《荀子·正論》:“今人或入其央瀆,竊其豬彘,則援劍戟而逐之。” 楊倞 注:“央瀆,中瀆也;如今人家出水溝也。”
成語(Idiom):央瀆(yāng dú)
發音(Pronunciation):yāng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強行侵犯公共利益,侵吞公共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央瀆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央指的是侵犯,瀆指的是侵吞。央瀆的基本含義是指強行侵犯公共利益,侵吞公共財物。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貪污腐敗、濫用職權等違法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央瀆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新聞報道、法律文書、政府文件等正式場合。在這些場合中,央瀆常用來指責官員、公務員等濫用職權、侵犯公共利益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央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元帝紀》中。據說,在漢元帝時期,有一位名叫伊尹的官員,他因為濫用職權、侵吞公共財物而被罷官。后來,伊尹被人告發,被判處死刑。這個故事成為了央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央瀆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因為央瀆公款被判刑。
2. 公務員應該恪守職責,不得央瀆公共財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央瀆這個成語:
1. 將央瀆拆分成央和瀆兩個部分,分別記憶它們的含義。
2. 將央瀆與貪污腐敗、濫用職權等相關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央瀆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侵吞公款、濫用職權、貪污腐敗等,以加深對央瀆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壞人央瀆了學校的文具,讓我們沒有用的鉛筆和橡皮。
2. 初中生:這位官員因為央瀆公款被判刑,對不起了全國人民。
3. 高中生:政府要加大打擊貪污腐敗、央瀆公款的力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4.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領導干部,我們要自覺抵制央瀆行為,樹立廉潔自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