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問
成語(Idiom):過問(guò wèn)
發音(Pronunciation):guò w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關心、關注、關懷別人的事情或情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過問是一個動詞,用來描述關注或關心別人的事情或情況。當一個人過問他人的事情時,他表達了對他人的關心和關注。過問也可以表示干涉他人的事務,有時可以帶有負面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過問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別人的事情或情況表達關心和關注。它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家庭、朋友、工作或社會關系中的行為。例如,當一個朋友問你最近的工作情況時,他正在過問你的事情。過問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干涉他人的事務,有時可能會引起爭議或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過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章中。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在這個章節中講述了一個故事,以說明過問的含義。故事中,有一個人過問一個河流的水是否足夠,以決定是否可以渡河。莊子用這個故事來表達一個人過問別人的事情是多余和無益的觀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過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過問朋友們的生活情況。
2. 她對兒子的學習成績非常過問。
3. 請不要過問我的私事,謝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使用以下記憶技巧來記憶“過問”這個成語:
1. 將“過問”拆分為兩個部分:“過”和“問”,分別表示關心和詢問。
2. 想象一個人走過去詢問別人的事情,表達了他對別人的關心和關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過問”相關的成語,如“不問青紅皂白”、“管閑事”、“操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低年級):老師常常過問我們的學習情況。
2. 小學生(高年級):我媽媽總是過問我的作業是否完成。
3. 初中生:班主任經常過問我們的學習進展。
4. 高中生:老師過問我們的未來規劃,希望我們能有明確的目標。
5. 大學生:父母過問我的大學生活,關心我的學業和社交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