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
成語(Idiom):利己
發音(Pronunciation):lì j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個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利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利”表示利益,第二個字“己”表示自己。利己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只顧及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利益。這種行為通常被視為自私和缺乏同情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利己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那些只追求個人利益,不顧及他人感受的人或行為。在工作、學習和人際關系等方面,我們應該避免利己的行為,而要考慮他人的利益和感受,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和諧的社會環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利己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季康子的人,他只顧及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困難和需要。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并形成了成語“利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利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第一個字“利”是形容詞,表示利益;第二個字“己”是代詞,表示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利己,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2. 在團隊合作中,利己的行為會破壞團隊的凝聚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幫助記憶成語“利己”:
1. 利:想象一個人拿著一把鋒利的刀,表面上看,他似乎在保護自己的利益。
2. 己:想象一個人用手指指著自己的胸口,表示只顧及自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如果你對成語“利己”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之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利人”,“自私”,“無私”等,以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總是利己,從來不和別人分享玩具。
2. 初中生(13-15歲):她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其他同學的感情。
3. 高中生(16-18歲):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一些人為了利己不擇手段。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在職場中,我們應該注重團隊合作,而不是只顧及個人的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