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盾
基本解釋
亦作“ 戈楯 ”。1.戈和盾。亦泛指兵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臧氏 使五人以戈楯伏諸 桐汝 之閭。”《周禮·夏官·旅賁氏》:“掌執戈盾,夾王車而趨。”
(2).借指戰爭。 明 方孝孺 《奉懷太史公》詩:“哀彼草昧初,遺黎困戈盾。”
成語(Idiom):戈盾
發音(Pronunciation):gē d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戈和盾,表示戰爭中的攻擊和防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戈盾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戈指戰爭中的攻擊工具,盾指戰爭中的防御工具。戈盾的意思是在戰爭中既要有攻擊的能力,又要有防御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戈盾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團體在處理問題時既能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又能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也可用于形容一個組織或國家在處理外部挑戰時既有進攻性的行動,又有防守性的措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戈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爭中的兵器。戈是一種古代的長柄武器,用于攻擊敵人;盾是一種用于防御的工具。戈盾的出現是為了強調戰爭中攻擊和防御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戈盾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商場上如戈盾般的機智應對了那個難纏的客戶。
2. 這個國家在外交事務中既有戈盾般的堅定立場,又有靈活的外交手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戈盾的形狀想象成一個戈和一個盾組成的圖案,將這個圖案與戈盾的含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了解更多有關古代戰爭中的兵器,以及攻擊和防御的策略,可以加深對戈盾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戈盾一樣,既要勇敢地面對困難,又要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2. 初中生:運動員需要像戈盾一樣,既要具備攻擊的能力,又要有良好的防守技巧。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要像戈盾一樣,既要積極備戰,又要保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