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落
基本解釋
◎ 撲落 pūluò
(1) [shake off]∶落;落下
(2) [loose]∶散亂
詳細解釋
(1).摔落;跌落。 唐 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詩:“補天殘后 女媧 拋,撲落禪門壓地坳?!?前蜀 貫休 《夜夜曲》:“孤煙耿耿征婦勞,更深撲落金錯刀。”
(2).隕落。喻喪生。 唐 鄭遨 《哭張道古》詩:“曾陳章疏忤 照皇 ,撲落西南事可傷?!?br>(3).英語plug的音譯。電器插座。 魯迅 《書信集·至姚克》:“譬如要寫裝電燈,新文學(xué)家就有許多名詞--花線、撲落、開關(guān)--寫不出來?!?茅盾 《革新<小說月報>的前后》:“房內(nèi)除吊燈外,還裝了個‘撲落’,這是預(yù)備用臺燈或電風(fēng)扇的?!?br>(4).象聲詞。形容物體落地聲。《花月痕》第四一回:“撲落一聲, 秋痕 竟跌下去!”
成語(Idiom):撲落
發(fā)音(Pronunciation):pū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迅速地落下或倒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撲落是由動詞“撲”和動詞“落”組成的成語?!皳洹北硎狙杆俚叵蚯皼_擊,而“落”表示降落或倒下。撲落形容物體或人突然迅速地落下或倒下的動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撲落常用于描述突然墜落、跌倒或摔倒的情景。它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突然發(fā)生的意外事件,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某種情況下喪失平衡或失去控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撲落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種狩獵方式。獵人在追捕獵物時,常常需要迅速地撲向獵物并將其擊倒。因此,人們將這種迅猛的動作比喻為物體或人突然落下或倒下的情景,形成了成語“撲落”。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撲落”由兩個動詞構(gòu)成,表示一種動作的過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上,撲落在地。
2. 暴風(fēng)雨中的樹木被狂風(fēng)吹得撲落在地。
3. 小孩子追逐玩耍時,不小心撲落在草地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狩獵的場景相聯(lián)想,將獵人撲向獵物的情景與物體或人突然落下或倒下的情景聯(lián)系起來,幫助記憶成語“撲落”。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撲落”相關(guān)的成語,如“撲朔迷離”、“撲通一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小明不小心摔倒了,撲落在地上。
2. 初中生:風(fēng)一吹,樹葉紛紛撲落在地。
3. 高中生:比賽中,運動員突然撲落在跑道上,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