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
成語(Idiom):挺身
發音(Pronunciation):tǐng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挺身指的是勇敢地站出來,積極地行動,堅定地捍衛自己的權益或正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挺身是由動詞“挺”和名詞“身”組成的成語,表示不畏艱險、勇敢地站出來,為自己或他人爭取權益或捍衛正義。它強調個人勇敢的行動和主動的參與,具有積極向上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挺身這個成語常常用于鼓勵人們在困難面前勇敢地站出來,為自己或他人爭取權益或捍衛正義。它可以用于各種情境,如個人的自我保護、社會公正的維護、團隊合作的推進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挺身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明確的記載。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與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中的許多英雄事跡有關,如岳飛、文天祥等人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挺身而出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挺身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挺”表示勇敢地行動,名詞“身”表示個人的身份、權益或正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不公正待遇時,我們應該挺身而出,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2. 他挺身而出,為那個被欺負的孩子討回了公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挺身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勇敢的人站在困難和不公正的面前,挺直了身子,堅定地向前邁進。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挺身相關的成語,如挺而走難、挺身而出等,了解更多關于勇敢行動和正義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有人欺負同學,我就挺身而出,保護了他。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生代表,我愿意挺身維護同學的權益。
3. 高中生:面對社會不公,我們應該挺身而出,為正義發聲。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挺身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