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見
成語(Idiom):短見
發音(Pronunciation):duǎn j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眼光短淺,見識不廣泛,缺乏遠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短見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眼光狹窄,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缺乏對整體的把握和長遠的思考。這種人容易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迷惑,無法看到事物的本質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短見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遠見的人。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的政策決策者,或是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考慮長遠發展的個人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短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據說,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他如何才能做到不犯錯誤。孔子回答說:“君子有三思而后行。先思之而后行,亦已遠矣;復思之而后行,亦已遠矣;三思之而后行,非君子之道也。‘子貢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曰:‘不教民戰,是謂短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短見是由形容詞“短”和動詞“見”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短見使得他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2. 領導者應該具備遠見卓識,不要被眼前的小利益所蒙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只能看到自己腳下的一小塊地方,而無法看到周圍的環境和遠方的景象,這樣就能形象地理解短見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目光短淺”、“見微知著”等,以豐富對于眼光和見識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只關心自己的玩具,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真是太短見了。
2. 初中生:一些同學只關注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真是短見之舉。
3. 高中生:政府應該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只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這是短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