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白梢沙蜥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āo shā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膽小、怯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梢沙蜥是由“白梢”和“沙蜥”兩個詞組成的,其中,“白梢”指的是蜥蜴的尾巴,因為蜥蜴尾巴的顏色較為明亮,容易引起注意;“沙蜥”是一種常見的蜥蜴。白梢沙蜥這個成語通過將蜥蜴的膽小怯懦與明亮的尾巴形象相結合,用以形容人膽小怯懦、缺乏勇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梢沙蜥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膽小怯懦、缺乏勇氣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不敢面對困難、膽小怕事的人。同時,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擔當精神、缺乏勇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梢沙蜥的故事起源于《晉書·王渾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王渾曾經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只白梢沙蜥,他原本想捕捉這只蜥蜴,但是蜥蜴卻一直躲避王渾的追捕,最終逃脫了。王渾因此感嘆:“王渾何如白梢沙蜥!”這個故事中的白梢沙蜥成為了膽小怯懦的象征,后來逐漸演變為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白梢沙蜥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白梢沙蜥,連面對困難都不敢正視。
2. 別當白梢沙蜥,要有勇氣面對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白梢沙蜥的形象與膽小怯懦的人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想。可以想象一個膽小的人,害怕被人注意到,就像白梢沙蜥一樣躲避著別人的目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膽小如鼠”、“膽小怕事”等,擴展對膽小怯懦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是個白梢沙蜥,連上課回答問題都不敢舉手。
2. 初中生(13-15歲):她平時很膽小怕事,就像個白梢沙蜥一樣,經常躲避挑戰。
3. 高中生(16-18歲):他雖然長得高大,但內心卻像個白梢沙蜥,缺乏自信和勇氣。
4. 大學生及以上:在職場上,不能當白梢沙蜥,要勇敢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