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押衙
基本解釋
唐 人小說中的人物。押衙,管領儀仗官名。 劉無雙 因父事沒入掖庭。 古押衙 受 劉 之表兄 王仙客 之托,求得丹藥,使 無雙 舊婢 采蘋 假作中使,持入園陵,謂 無雙 逆黨,賜令自盡。 古 托以親故,贖其尸歸 仙客 。三日后, 無雙 復活。 古 為絕追蹤而自殺。見 唐薛調 《無雙傳》。后用以稱仗義舍生的義士。 明 高深甫 《金落索·四時怨別》曲:“琵琶淚墮 江州 吏,丹藥空回 古押衙 。”
成語(Idiom):古押衙
發音(Pronunciation):gǔ yā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吏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古押衙是由“古”、“押”、“衙”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古”意為古代的、舊時的;“押”指押送、看管;“衙”指官衙、官府。古代官府中的押司負責押送犯人,但有些押司卻利用這個職務來謀取私利,行貪污受賄之事。因此,“古押衙”成語指的就是官吏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官員腐敗、貪污受賄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的官員,也可以用來警示人們遠離貪腐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官府中的押司負責押送犯人,但有些押司卻利用這個職務來謀取私利,行貪污受賄之事。這種行為在古代社會中非常嚴重,因此人們形成了“古押衙”這個成語,用來批評這種腐敗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被控古押衙,最終被判刑十年。
2. 不要成為一個古押衙,保持廉潔的品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古押衙”拆解為“古”、“押”、“衙”,并與官吏腐敗的意思聯系起來。可以通過構思一個故事情節,將這三個字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府制度以及官員的職責和權力,以更深入地理解“古押衙”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在作文中寫道:“我們要珍惜光陰,不做古押衙,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 初中生:他在班會上發言:“我們要警惕古押衙的行為,遠離貪污腐敗,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3. 高中生:他在辯論賽中說:“古押衙的行為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背離,我們應該加強監督,打擊腐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