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鹽
基本解釋
(1).即食鹽。《南史·周颙傳》:“衛將軍 王 儉 謂 顒 曰:‘卿山中何所食?’ 顒 曰:‘赤米白鹽,緑葵紫蓼。’”
(2).山名。在 四川省 奉節縣 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山上有神淵,淵北有白 鹽崖 ,高可千餘丈,俯臨神淵。土人見其高白,故因名之。” 唐 杜甫 《入宅》詩:“奔峭背 赤甲 ,斷崖當 白鹽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 白鹽 古戍烽, 赤甲 嚴關柝。”
成語(Idiom):白鹽 (bái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任何價值或功效的東西,也指無法滿足需求或無用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白鹽”是由“白”和“鹽”兩個詞組成的,其中“白”表示沒有價值、無用,而“鹽”則是指一種常見的調味品。白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用來比喻沒有任何價值或功效的東西,也指無法滿足需求或無用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些東西毫無意義或無效果的情況下,例如形容某個建議或計劃沒有幫助,或者形容某個人的承諾沒有兌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白鹽”的起源,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故事或傳說。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在中國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因此并沒有特定的故事可追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方案就像白鹽一樣,完全沒有幫助。
2. 他的承諾就像白鹽一樣,一點兒用都沒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化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顆普通的白色鹽粒,它沒有任何特殊的價值或功效,就像成語“白鹽”所表示的含義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白鹽”相關的其他成語,例如“白費口舌”、“白費力氣”等,以擴大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書太無聊了,讀了一點兒也學不到東西,簡直就是白鹽。
2. 初中生:老師的建議都沒有用,簡直就是白鹽一堆。
3. 高中生:這個計劃根本就不切實際,完全就是白鹽,浪費時間。
4. 大學生:他的承諾一直都沒有兌現,簡直就是白鹽一堆。
5. 成年人:這個項目投資了很多錢,但最終沒有獲得任何回報,真是白鹽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