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身
基本解釋
(1).親身受到。《戰國策·趙策四》:“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孟子·盡心下》:“ 孟子 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2).在世的時候。 清 趙翼 《甌北詩話·杜少陵詩七》:“ 李 杜 詩垂名千古,至今無人不知,然當其時則未也。惟 少陵 則及身預知之。”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三》:“ 香山 詩名最著,及身已風行海內, 李謫仙 后,一人而已。” 阿英 《哀悼李克農同志》:“現在,在 毛主席 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竟及身而見了。”
成語(Idiom):及身
發音(Pronunciation):jí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及身指事物緊緊貼近身體或與身體有關,形容事物非常貼近或深入人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及身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用來形容某個事物與人的關系非常密切,或者對人的影響非常深遠。這個成語可以用來描述物理上的接觸,也可以用來形容情感上的共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及身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件事情對人的影響非常大,或者某個人對某件事情非常關注和深入研究。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在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考證,及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洪范演義》一書中。在書中,有一句話“事在人為,及身而行”,意思是說人要親自動手去做事情,才能真正實現目標。后來,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及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及身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及”,讀作jí,第二個字是“身”,讀作shē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關系到每個人的利益,是一個及身的問題。
2. 他對音樂的研究非常及身,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鉆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接觸”、“關注”、“研究”等詞語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及身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及身相關的成語,如“身臨其境”、“身心俱疲”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科學實驗非常感興趣,每次都及身參與。
2. 初中生:這個歷史事件與我們的國家發展息息相關,是一個及身的話題。
3. 高中生:我對文學創作很感興趣,每天都會及身閱讀和寫作。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我們要及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