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進賢退奸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xián tuì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進賢,指任用賢才;退奸,指排除奸邪。表示提拔賢能,清除奸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進賢退奸是指任用賢能之士,同時排除奸邪之徒。進賢是指選拔、提拔賢能之人,給予他們適當的職位和權力;退奸是指排除、清除奸佞之徒,使他們失去權力和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進賢退奸常用于表達提拔賢能、清除奸邪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組織或團體在人事安排上注重能力和品德,排斥貪污腐敗的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進賢退奸最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六年》。當時,齊國的大夫管仲建議國君放逐奸佞之臣,而任用賢能之士。國君采納了管仲的建議,結果齊國變得強盛。后來,進賢退奸成為了一種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選拔賢能、清除奸邪。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進賢退奸由兩個詞組成,通過"進"和"退"這兩個動作詞來表達提拔和清除的含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公司一直堅持進賢退奸的原則,所以非常有活力。
2. 領導在人事安排上一向重視進賢退奸,使得組織的發展一直保持良好的勢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進賢退奸拆分為兩個部分,進賢和退奸。進賢可以聯想為“進步”和“賢能”,退奸可以聯想為“退下去”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人事安排的原則,以及現代組織中人才選拔和排除不良因素的方法和策略。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告訴我們要進賢退奸,不要跟壞孩子交朋友。
2. 初中生:學校領導在選拔班干部的時候,一直遵循進賢退奸的原則。
3. 高中生:政府部門應該加強進賢退奸的工作,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和能力。
4.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我們要注重進賢退奸,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