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束置高閣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zhì gāo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人或物置于高處,不易取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置高閣的含義是將人或物放置在高處,使其難以取下。這個成語比喻把人或物置于難以接近或利用的地方,使其失去作用或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將人或物隔離、冷落或忽視的情景。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中被排擠或被忽視,也可以用于描述某物被放置在不容易拿到的地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據傳,主父偃是戰國時期的一位賢臣,他曾被秦國任命為宰相。然而,他在官位上并未得到重用,反而被束縛在高閣中。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束置高閣”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束”、“置”和“高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被束置高閣,從未得到充分發揮。
2. 這本書被束置高閣多年,終于被人重新發現。
3. 在這個公司,有些員工總是被束置高閣,得不到重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束縛在高高的閣樓上,無法下來。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與“束置高閣”相關的成語,如“高高在上”、“高枕無憂”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成語來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把我束置高閣,不給我機會回答問題。
2. 初中生:我在班級里被束置高閣,沒有朋友愿意和我交流。
3. 高中生:他的才華被束置高閣,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
4. 大學生:在這個實習崗位上,我被束置高閣,只能做一些瑣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