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憑
成語(Idiom):照憑(zhào píng)
發音(Pronunciation):zhào p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按照某人的意愿或要求辦事,不加以阻攔或干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照憑是一個由動詞“照”和動詞“憑”組成的成語。其中,“照”表示按照,遵照;“憑”表示依靠,依據。照憑的基本含義是指按照某人的意愿或要求辦事,不加以阻攔或干涉。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對他人的要求或指示毫不猶豫地照辦,表示服從和順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照憑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特別是描述一個人對上級、長輩或權威人物的服從和順從。例如,當一個員工在工作中完全按照老板的要求辦事,不做任何變動或反對,可以說他是照憑老板的指示辦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照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吳承恩的《西游記》中。在小說中,孫悟空為了救取唐僧,被牛魔王追殺。為了躲避牛魔王的追蹤,孫悟空化作一個小僧,來到了一座廟里。廟里的和尚問孫悟空是誰派來的,孫悟空回答是觀音菩薩派來的。和尚要求孫悟空出示信物,孫悟空便拿出觀音菩薩給他的一張符咒。和尚看了符咒后,說:“既是觀音派你來的,那就照憑你的吧。”這個故事描寫了孫悟空在緊急關頭冒充小僧,為了救取唐僧而不顧一切,服從和尚的要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照憑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動詞“照”表示按照,遵照;動詞“憑”表示依靠,依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上級的指示總是照憑不誤。
2. 在公司里工作,要學會照憑上級的安排。
3. 我們應該照憑客戶的要求進行產品設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一條路上,前方有兩個路標,一個是“照”,一個是“憑”。這個人選擇了“照”的路標,表示他按照某人的意愿或要求辦事,不加以阻攔或干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言聽計從”、“全憑自己”等。通過比較和對比不同的成語,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它們。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寫作文,我照憑老師的要求寫了一篇。
2. 初中生:班長讓我們整理教室,大家都照憑他的指示行動。
3. 高中生:學校組織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必須照憑活動安排完成任務。
4. 大學生:導師要求我們在畢業論文中加入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們要照憑導師的要求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