馱裝
成語(Idiom):馱裝(tuó zhuāng)
發音(Pronunciation):tuó zhu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為了利益而忍辱負重,承擔艱巨的任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馱裝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馱”意為背負,第二個字“裝”意為重物。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人們為了利益而忍辱負重,承擔艱巨的任務。它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背負重物的場景,暗示了在生活中承擔困難和壓力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承擔重要任務時的堅持和努力。它可以用來表達對于為了達到目標而付出辛勤努力的人的贊賞和鼓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徐無鬼》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馱裝的來歷。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徐無鬼的人,他是一個貪婪而懶惰的人,整天只想著享受和休息。有一天,他夢見自己背著一座山,山上有無數的寶藏。醒來后,他決定去尋找這座山,并發現了它的確存在。為了得到寶藏,他開始背著這座山跋涉,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困苦。最終,他成功找到了寶藏,但也因為背負太多而身心俱疲。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有背負重擔,承擔壓力和困難,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和收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馱”和“裝”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能夠馱裝的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2. 只有經歷過馱裝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成功的意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背著沉重的裝備,艱難前行的場景,然后將這個場景與“馱裝”這個成語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更多與“馱裝”相關的內容。同時,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背水一戰”、“力挽狂瀾”等,來擴大對于承擔困難和壓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是一個能夠馱裝的人,他每天都堅持做完作業再去玩。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他像馱裝一樣堅持學習,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3. 高中生:高考前的備考階段,同學們都在馱裝著壓力和期望,努力追求理想的大學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