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飱
成語(Idiom):壺飱
發音(Pronunciation):hú s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吃得飽飽的樣子,形容飽食之后的滿足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壺飱源自《莊子·齊物論》中的“壺雞魚肉之饗,恣其樂。”壺指的是盛酒的器皿,飱指的是吃飽。整個成語形容的是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盡情享受飲食的樂趣,感受到滿足和快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壺飱一詞常用于形容飽食之后的滿足感和快樂。可以用于描述吃完一頓豐盛的大餐后的心情,也可以用于形容滿足自己的欲望或享受一段快樂的時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壺飱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齊物論》。莊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化名人,他在《齊物論》中以壺雞魚肉之饗來形容人們享受美食的樂趣,表達了人們在滿足生理需求的同時,也能夠體驗到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壺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其中,“壺”指的是盛酒的器皿,“飱”指的是吃飽。成語的結構簡潔明了,寓意明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吃完這頓大餐,我感覺壺飱,心情愉悅。
2. 在這個美麗的海灘上,我盡情享受著壺飱的假期。
3. 聽到好消息后,他滿懷壺飱的喜悅,笑容滿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壺飱”。可以想象自己坐在一張大餐桌前,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自己正享受著豐盛的大餐,感受到壺飱的滿足感和快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莊子的《齊物論》來了解更多關于壺飱的背景和哲學思考。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飲食相關的成語和習語,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吃完一頓美味的午餐后,我覺得壺飱,滿足極了。
2. 初中生:寒假里,我和家人一起去旅行,享受了一段壺飱的時光。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同學們聚在一起慶祝,大家都感到壺飱的喜悅和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