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念
基本解釋
(1).反復深思。《后漢書·竇憲傳》:“帝大怒,召 憲 切責曰:‘深思前過,奪主( 沁水公主 )田園時,何用愈 趙高 指鹿為馬?久念使人驚怖。’”
(2).長久思念。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詩:“戚戚新別心,悽悽久念攢。”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詩:“亂后誰歸得,他鄉勝故鄉,直為心厄苦,久念與存亡。”
成語(Idiom):久念(jiǔ niàn)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n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長時間的思念、牽掛、憂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久念指的是長時間思念、牽掛或憂慮一個人或一件事情。它強調了人們對某人或某事的情感長久持續,無法忘懷或釋放。這種思念可能因為距離、時間、分離或其他阻礙而產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久念常常用來形容對遠方的親友、故鄉、過去的美好時光等的思念和牽掛。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問題或困境的長時間憂慮和擔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久念一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袁紹傳》中。當時,袁紹在北方與曹操作戰期間,他的部下向他報告說:“將軍,您的家人在南方非常擔心您,日夜思念。”袁紹聽后感到非常感動,因此用“久念”來形容他對家人的思念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久念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久”和“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對你的久念如同江河一般洶涌,無法停止。
2. 離開家鄉已經很久了,我對故鄉的久念讓我無法入眠。
3. 考試前的幾天,我對成績的久念讓我壓力很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久”字的上部分像一個人的頭,下部分像一條腿,表示長時間的思念。而“念”字的左邊是一個心形,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的情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情感和思念相關的成語,如“相思成災”、“心如刀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外地上學,非常久念爸爸媽媽。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前一天,我對數學題的久念讓我無法入睡。
3. 高中生(16-18歲):離開家鄉已經很多年了,對故鄉的久念讓我時常感到思鄉之情。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我對過去的友誼和美好時光的久念讓我想要回到那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