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過海
基本解釋
(1).舊指官場中通過行賄,以提前做官的行徑。《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大凡吏員考滿,依次選去,不知等上幾年;若用了錢,穵選在別人前面,指日便得做官,這謂之‘飛過海’。” 清 李玉 《人獸關·癡擬》:“拿了三千銀子,到京營干,所有通州例、飛過海幾條門路。”
(2).指不按正常程序,超越當事人或當事部門辦某一件事。《光明日報》1982.8.27:“煙廠領導為把他拉入黨內,在入黨時,所在支部通不過,他們就用‘飛過海’的辦法,拿到辦公室支部討論。”
(3).指用進貨和收入不入帳的手法,進行貪汚或偷稅漏稅。《解放日報》1952.3.27:“不法資本家為了偷稅漏稅、破壞人民政府的財經政策,所玩弄的花樣是很多的,‘飛過海’,就是許多偷稅漏稅辦法中的一種。”《解放日報》1989.3.28:“ 潘 以進貨不記賬、冒用他人名義進貨、一次提貨分散開票以及‘飛過海’等手法,先后從 金山 等地購進腈綸開司米14噸多。”
成語(Idiom):飛過海
發音(Pronunciation):fēi guò h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飛躍或越過困難或障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飛過海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克服困難或越過障礙,以實現目標或取得成功。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困境時勇往直前,毫不畏懼地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情況。它也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勇往直前,不畏困難,追求夢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有一位叫做趙飛的年輕人,他非常喜歡航海探險。有一天,他決定獨自一人駕駛小船飛越大海,去尋找新的世界。盡管他面臨著巨大的風浪和未知的危險,但他勇往直前,最終成功飛過了海洋。這個故事成為了人們用來鼓勵勇于面對困難和超越自我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飛”、“過”和“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試中飛過海,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2. 她勇敢地飛過海,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3. 面對困難,我們要像鷹一樣飛過海,不畏艱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飛越大海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勇敢地飛過巨大的海洋。同時,可以將“飛過海”與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意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逆水行舟”、“登高望遠”等,來進一步豐富對于克服困難和超越自我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飛過海一樣,勇敢地面對考試,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面對困難,我們要像飛過海一樣,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飛過海,最終取得了冠軍的成績。
4. 大學生:創業就像飛過海一樣,需要勇氣和決心,才能取得成功。